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欧洲非金融企业发债首次出现了负利率,更多发达国家加入日本的零利率阵营,美国对该不该加息仍犹豫不决。而中国,2015年已经出现了实际负利率,但名义利率至今还是正的。中国是不是也该走向零利率?近期“直升机撒钱”提法再现,实际是如何运用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的讨论,正反映了这一思潮。这次中国主办G20会议,将结构性改革列为药方,令人眼前一亮。但结构性改革在各国如何落地,特别是在中国的内涵应是什么呢?

放水只能延缓危机的爆发,市场的日子短期好过一点,但经济不会自动衔接到新的动能上。如果其他方面无所作为,只靠持续放水,利率步步下沉,最后走到了零利率甚至名义负利率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的投资不再产生效益,这将形成怎样的信号?从眼下的外汇储备流出到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担心,从资产荒,到对未来是否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恐惧,当下都已经略有苗头。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这些并非货币问题,而是都取决于对中国的信心。

我在斯坦福大学访学的过去一年,常被问及,为何还能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我的逻辑很简单:中国的新常态和世界的新常态略有不同。整个世界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未富先老,需要做好老龄化时代的应变之策,医疗、养老、教育产业等,都极富投资潜力。这涉及医疗体制、社保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乃至财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政府只要有些作为,就有杠杆效果。

中国的特别之处,还在于经济中始终存在着大量无效、低效的部分。如果启动改革,会带来效能的改变,价值的增加。这一部分是经济陷入衰退的世界其他发达和新兴市场所没有的。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给予民营企业安全感等。如果这三方面的改革可以实质性地推进,中国经济引擎就能获得新的能量。

中国还有些优势,比如私人部门渴望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功的强烈意愿、辛勤劳动的传统、高储蓄率的习惯;中国经济社会积累的消费能力和体量;包括政府部门某些时候为达成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行为能力,在引导得当的情况下,比如推动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到绿色GDP转换,也可以收到正面效果。

另外,中国还有些金融资源,经过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改革和经济高增长期的积累,躲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银行业目前仍保有对不良资产一定的消化能力。但怎么做才能效益最大化,如何花钱买改革?如果白白消耗在维持僵尸企业,同时持续挤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上,就太得不偿失了。

在中国,上述改革存在萌动的迹象。然而,改革是有时间窗口约束的,现有的一些优势存在冰棍效应,每一天都在融化。

本文为2016年第36期《财新周刊》编辑絮语

话题:



0

推荐

凌华薇

凌华薇

2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主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