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债市离普通投资者比较遥远。但金融市场中,固定收益才是真正的主流社会。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穷小子盖茨比转眼变成新富的发迹,就来自上个世纪30年代疯狂的美国债市。

  多年前,一位做过海外交易员的前银行家说,国外大行的交易员是俱乐部性质,得抽雪茄、喝红酒,否则进不了圈子,做不了交易。那个时候,次贷危机还没有爆发,金融业的形象还没有一落千丈。

  中国的现实,很像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2009年金融危机前的压缩、简化版。

  债市风暴一刮六年,和去年爆发的股灾和充满争议的救市行动一样,至今缺乏一份官方的、公开的、够分量的总结与反思。

  2013年,中国债市爆发一级半市场发行弊案(参见财新周刊2013年第15期《债市硕鼠》),司法直接介入,历经几年清算,涉及的债市从业人员至少几十人,好像才刚刚告一段落。转眼到了2016年底,国海证券昔日的业务骨干,成了逃之夭夭的“魔鬼交易员”,留下和几十家机构200多亿“萝卜章”及口头协议的场外交易烂摊子,让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参见2016年第50期《债市风暴第二季》)。

  金融机构的内控风险首当其冲,原因多半是激励约束机制出了问题。机构投资者仍是债市的主要投资者。囿于对金融牌照的严格管控,交易员团队不得不寄人篱下,变成了半承包制的团队,向金融机构贡献30%利润的同时,也不得不加杠杆、场外交易、一再涉险。

  我做过证券市场也做过债券市场的报道,相较之下,我更喜欢采访债市交易员。令我困惑的是,世界观更加通透、视野更宏观的债市交易员们,要想做成一番事业,为什么不走向更透明、激励更对称的私募基金之路?

  为什么2000年银行间债市为活跃市场引入的丙类户,不少成了利益输送的通道,却没有成长出有代表性的阳光私募基金,找不到中国的PIMCO雏形?为什么作为金主和券主的银行们,一定要有金融机构的所谓牌照过一道手,也不愿意和有真本事的私募基金直接交易?

  债券场外非标准买断式回购,也即“代持”,其本质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工具。场外交易并非无法监管,值得分析的是,这类交易盛行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规避监管、加杠杆、追逐利润,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能说中国就是盖茨比们的天堂,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快。但中国的盖茨比们为什么层出不穷,市场的发展为何总是草莽的轮回?■

本文首发于2016年12月26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话题:



0

推荐

凌华薇

凌华薇

2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主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