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真实、畅通的信息机制为什么最关键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神州大地的春节黯然失色。与17年前的SARS疫情相比,这次抗击疫情的得失一言难尽,目前还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但有一点已清晰浮现:
信息机制的完善、畅通,是决胜疫情防治战的关键。无论对上还是对下,若隐瞒、压制信息,扭曲关键信息,就会错过防治疫情的最佳窗口期,也会大大降低全社会体系的应对能力,代价惨重。
缺乏真实的信息,社会就失去决...
恒丰银行近期悄然启动股权重组:一方面,外资股东准备退出,另一方面,问题股东陆续被山东省国有企业赎买。从2016年3月开始发酵的恒丰银行控制权战,进入新一季(详见财新周刊2017年第6期“恒丰银行面临重组”)。
恒丰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前后两任董事长都想推行员工持股,均因踩上监管红线而被叫停。现任高管还想实施管理层收购(MBO),这在中国金融业早已被证明并无可能,尤其是在银行业。
一是商业...
“宝万之争”起伏跌宕一年多,在监管部门和政府干预下,最终逆转。这个结果,算不算权力战胜了资本?然而,此案并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
宝能希望在上市公司行使积极的股东主义,本是好事。中国太多的上市公司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确实需要掀起上市公司治理之战,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约束内部控制人,来真正提升公司价值。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真正的Buyout Fund这类秃鹫基金,盘旋在资本市场上空,找准存在漏洞和改造价值的公司下...
债市离普通投资者比较遥远。但金融市场中,固定收益才是真正的主流社会。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穷小子盖茨比转眼变成新富的发迹,就来自上个世纪30年代疯狂的美国债市。
多年前,一位做过海外交易员的前银行家说,国外大行的交易员是俱乐部性质,得抽雪茄、喝红酒,否则进不了圈子,做不了交易。那个时候,次贷危机还没有爆发,金融业的形象还没有一落千丈。
中国的现实,很像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2009年...
虽然被证监会主席斥之以“土豪、妖精、害人精”,但“妖精”的资金动员能力、项目之激动人心,手法之酣畅淋漓,也引来金融从业者的不少艳羡。
和之前传统金融业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羡慕”差不多: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然而,金融业注定是带着镣铐的舞蹈。由于管着别人的钱,金融业需要接受监管,其严格程度取决于管理资金的性质,越是来自大众的资金,越是需要严格的监管。
老一代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在...
星火燎原,银行资管已经成了社会各个层面加杠杆的弹药库。
一方面银行业贷款投放面临资产荒,一方面银行资管无所不能。
银行资管作为受托业务,是银行业的表外资产,规模有多大?央行报告认为截至2015年末有82万亿元;按照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的估计,扣去各类通道重复计算的部分,有60多万亿元,这相当于同期银行业贷款余额的六成。
这些资金的投向本应都纳入银行表内作为贷款发放,本应按照巴塞尔协议制定的银...
央行宣布要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一时间,市场人心波动,担心央行用广义信贷取代贷款规模,银行的资金面宽松不再,累及债市;又担心银监会将以此要求银行补足资本金和拨备,不但资产扩张受阻,而且资产的风险收益率被抬高,进一步加剧资产荒。
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银行是中国金融业永远的主角。这么多年来,银行不断创造会计科目新名词,堪称最活跃的会计科目“创新者”。不管监管口径如何调整,我相信,银行业...
欧洲非金融企业发债首次出现了负利率,更多发达国家加入日本的零利率阵营,美国对该不该加息仍犹豫不决。而中国,2015年已经出现了实际负利率,但名义利率至今还是正的。中国是不是也该走向零利率?近期“直升机撒钱”提法再现,实际是如何运用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的讨论,正反映了这一思潮。这次中国主办G20会议,将结构性改革列为药方,令人眼前一亮。但结构性改革在各国如何落地,特别是在中国的内涵应是什么呢?
马云曾说过,要把支付宝献给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这一天竟然来了。当然,支付宝将被收编的,只是理论上不应属于它的一部分:跨行清算系统。
在国家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大框架下,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大互联网支付巨头面临重大调整。它们在过去几年自行搭建的这套跨行清算系统,在经过彻底改造之后,将作为互联网支付的统一转接清算平台,纳入央行的多层次清算体系,由央行直接监管。支付宝和财付通再不能像过去一样如臂使...
面对低迷不振的经济态势,美欧日再度推出了量化宽松(QE)政策。有观点认为全球进入印钞机开动竞赛,甚而提出,中国若不跟进,就要吃亏。
这一吃亏的逻辑何在?生什么病,吃什么药,各国各自治的是自己的病,哪有看着别人吃的药自己也要一样的来一付的呢?2009年我们就勇敢而冲动地吃了一次。“4万亿”催生的房地产和基建泡沫后遗症,至今还未消退。
西方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迟早会产生效果,无论是延缓危机还是逃避债务。实体...
凌华薇财新传媒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