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星火燎原,银行资管已经成了社会各个层面加杠杆的弹药库。

  一方面银行业贷款投放面临资产荒,一方面银行资管无所不能。

  银行资管作为受托业务,是银行业的表外资产,规模有多大?央行报告认为截至2015年末有82万亿元;按照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的估计,扣去各类通道重复计算的部分,有60多万亿元,这相当于同期银行业贷款余额的六成。

  这些资金的投向本应都纳入银行表内作为贷款发放,本应按照巴塞尔协议制定的银行监管原则风险分类,提取相应的资本金和风险拨备,接受严格的监管。这本是银行业的本分:按照对风险的度量来分配资源。

  但表外资产是另一个世界的炼金术。银行客户的理财资金,经过银行同业、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各种渠道的包装,投向随心所欲,规避了十几年来完善而来的相对严格的金融监管。

  我们看到,保险机构增资,用的是银行资管计划;保险公司大手笔对外收购,用的是银行资管,层出不穷的证券市场股权收购战,从“明天系”到安邦,再到眼下的万宝案、金地案、南玻案、恒大案等,资金几乎全部来自银行资管。

  放眼私募投资领域,银行资管配资也成了主渠道。比如乐视这样的“梦想家”企业,几度私募引资已出现半公募化的特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资管配资。最近甚至还出现了恒丰银行动用430亿元银行资管计划来进行曲线收购银行的案例。

  新一轮地方政府融资也大大依赖于银行资管。地方从PPP项目配资,到各类产业基金再到化解不良资产,各种名目繁多的投资项目,都需要杠杆和配资,最终资金的提供者,都变成了对接银行资管。

  银行资管长期悬于银行表外,链条长,环节多,黑箱操作,缺少信息披露,提供资金方和使用资金方离得太远,中间机构各管一段,谁都不负责,也没有机构提取风险准备。银行资管的资金提供源头是普通人,他们不了解银行理财、万能险背后的资金真正投向,以为银行资管零风险。

  银行资管不能成为金融监管的盲区。近年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一直呼吁应早日对资管业统一监管。决策当局不应该久拖不决、视而不见,否则系统性风险将吞噬掉过去十年金融改革的成果,并非耸人听闻。■

本文原刊于2016年11月28日出版的财新周刊

话题:



0

推荐

凌华薇

凌华薇

2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主编

文章